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 礼: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1#

“礼”,古体作“禮”。《说文解字》对它的解释是:“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古人所说的“事神”主要指祭祀神灵的活动。“豊”,就是行礼用的器具。“礼”最初与祭祀神灵有关,是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的仪式。礼的祭祀主要通过玉器体现,祭祀鬼神、祖先要用礼器如玉璧、玉琮,玉璧祭天,玉琮祭地,天圆地方。在周代,周公制礼作乐,使“礼”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礼”逐渐成了规范人们各种行为的律令。周代的“礼”除了指仪式外,还含有规范与礼治的思想。《尚书·周书·周官》曰:“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在周代,“礼”作为治国安邦的手段,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被用来治理神与人,还被用来协调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礼”是“和”的重要手段与方法,而“和”则是“礼治”的根本目标,二者在较早的时期就已纠缠一起,并在以后漫长的历史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春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礼崩乐坏,社会失序,国家战乱不止,人民流离失所,孔子看到这种情况,痛心疾首,决心恢复周礼,以拯救社会,他满怀希望地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主张“克己复礼”,认为通过克己复礼就可以做到“仁”,具体做法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对于统治者,他提出对民“齐之以礼”(《论语·为政》)的建议。这是孔子从政治上对“礼”的期望。生活上,“礼”面面俱到地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孟懿子向孔子问孝的时候,孔子简单地回答说“无违。”樊迟请求孔子给予具体解释,孔子就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只要人们自觉遵从了“礼”的要求,从生到死都不会有违背双亲意愿的行为。可见,“礼”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是何等的细密繁复!孔子希望用“礼”来保障天下父母们过上子女孝顺的舒心生活。
  《春秋左传·隐公十一年》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认为“礼”是治理国家的准则和依据。《春秋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还有:“夫礼,所以整民也。”意谓“礼”是统治者整肃民众的工具。《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对“礼”的作用描绘了一幅诱人的图景:“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这该是多么和谐的社会啊!但是,它对人们的要求相当高,《春秋左传·昭公三十一年》中对君子们提出的要求是:“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这样做才称得上君子。
  战国的荀子赋予“礼”以法的功能,他在《劝学》篇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他认为,“礼”不仅是养生之道,还是安身立命、经世致用之理。他在《荀子·修身》中讲道:“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同“悖”)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礼记·曲礼》指出“礼”的基本功能:“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认为,社会的正常秩序离不开“礼”,没有“礼”,社会就会乱套:“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祭义》明确说道:“天下之礼,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义也,致让也。” “礼”在协调各种社会、人事乃至人与鬼神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促进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周礼》、《仪礼》等对各种“礼”作了详细的规定。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礼”无孔不入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用半强制、半教化的方式制约人们的行为,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至于它所起到的作用,无论是当初制定“礼”的周公,“克己复礼”的孔子,还是后世继承“礼法”传统的历代思想家、政治家,甚或那些将“礼”扭曲为杀人的“封建礼教”的理学家,都无一例外地希望通过“礼”来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2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