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尊敬父母 [复制链接]

1#

在《论浯》中,一般是孝悌相联。,指尊敬孝顺父母;,指尊敬兄长。一个人如果不能尊敬兄长,兄弟之间不和睦。就会搞的家内乌烟瘴气,这如何能让父母安心,又怎么能算作孝呢?因此,相比,就在其次了,可以说它只是孝的一个方面,应从属于孝。
  作为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家庭是它最根本的舞台。家,应是充满亲情的地方,没有亲情的家庭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家,而孝是维系家庭亲情的基础。那么,为了保持和巩固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如何把做的更圆满呢?这首先对孝要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在《孔学知识词典》中有对非常好的解释:孝,儒家的伦理思想。其义为养亲,事亲,敬亲和尊亲。主张以敬重顺从作为子女对待父母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孔子认为即是养亲,是人性有别于动物的标志。
  为父母竭心尽力办事,这样的做的还不够好的原因是:它缺乏孝最为实质的内容。只有这孝中的,才能显示出人之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来,而这个不是表面上的唯唯诺诺,须要发自肺腑真情,也只有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爱敬之情,才能有表现于外的愉悦之容,去尽心侍奉父母,这就是所谓哮子之有深爱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很多人难以做到的,实在值得深省。养亲、事亲、敬亲等这些是孝的大原则,它们都体现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因此,作为子女应当加强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充分认识和理解老年人的精神需要,使老人在物质生活方面和精神生活方面都能充分体会到子女的一片孝心。
    通常是相联的,也确实是孝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孔子讲孝顺并不是无原则的顺。所以当盂懿子问时,孔子说无违,就是说不要违背,要符合。而的内容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孔子时代的周礼,今天,对我们来说,则应是现时代的各种道德规范和社会法律。因此孔子在回答问孝的学生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就是说真正孝的子女不能简单盲从父母的意图,必须首先以礼的要求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当父母的要求合乎礼时,就必须事父母能竭其力”。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2:5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