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九、行仁之方 [复制链接]

1#

“仁”,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定义,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很崇尚孔子,把他的思想当做是神圣的箴言。尤其是他的“仁”政思想,遍布整个中华大地,涤荡了每个百姓的心灵和灵魂。想当初,仁政思想拯救了多少挣扎在苦难中,甚至在地狱般的生活中的人们,为此,它在人们心中扎下了多深的根,在人们心中,它就是不变的真理。但是在我心里,“仁”不仅仅是这方面的效用,它还是我们生活中的导航标,它指引我们正确的人生方向,不管什么方面,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相信未来就充满希望,充满阳光。我始终把“仁”当做我人生的前进理念,虽然我对于这个意义还没有正确的进行理解,但是我会坚持我的风格,我会坚持我的理想,相信总有一天,我也能提升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品行。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3:5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姓名:何英;学号:201005001839;学院:传媒学院;专业:新闻学(国际文化贸易)。

孔子说:“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就是说要用一种谦虚和宽容的态度来看待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与之结交。谦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仅是一种向别人学习的美德,更是一种宽容的胸怀和情感,是一种“有容乃大”的精神。人只有具有开放宽容的心态,有容纳别人的精神,才能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沟通,从而实现“和而不同”的君子之交,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交友境界,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交”。

TOP
3#

姓名:何英;学号:201005001839;学院:传媒学院;专业:新闻学(国际文化贸易)。

  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这就成为了孔子“仁”的思想得到认同的现实基础。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 这话非常正确。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正是仁。全新意义上的仁,完全是孔子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体贴出来的,是孔子述中所作。

  孔子之后,在历代儒家不断地浇灌和护理之下,这棵新芽历经两千多年的时空穿越,终于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这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借助于仁,中国传统文化顺利地实现了由上古向中古的转折;借助于仁,孔子之前数千年和孔子之后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得以沟通连接,而没有中绝断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