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心解”、“心悟”,不拘于文字的限制,不过多纠缠于经文的繁琐注解中,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经文的精神内涵。体悟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面对经典的体悟,一种是生活与工作中体悟经典。体悟必须同主体的修养结合起来,达到“自得”之目的。 “义有至精,理有至奥,能自得之,可谓善学矣。”
何谓敬畏,即对神圣事物敬重又害怕的感情,早在毛泽东时代,他提倡敢于天干,人多力量大。他过高的估计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结果盲目的发动了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极大的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早期盲目追求经济的发展,牺牲了环境,使得水土流失严重了,自然条件恶劣了,最终自食其果了,这就是不含敬畏之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