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礼仪与文化
礼: 自古以来,我国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并以其宏大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这个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就构成了一种文化,即“礼仪文化”。一个人自身的修养与素质与他从小接受的礼仪文化有关。利益与文化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过后天的培养与积累。如果一位在任何场合下都可以做到彬彬有礼的人,必然有着良好的家教 ,收到过良好的教育,审美水平的高地自然不言而喻。
礼仪是一种文化。从我国礼仪的起源和发展来看,无处不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礼仪不仅影响和制约人类活动的规范,更是一种文化。在这些礼仪文化中又有众多分类。如交谈礼仪、服饰礼仪、公共礼仪、餐饮礼仪、求职礼仪、涉外礼仪等,这些礼仪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直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与审美。
明代的张居正再《翰林读书说》中写道:“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其意为真正有修养的人务求实际,而不图外表的好看,致力于自身的修养的锻炼,而不计较表面。审美的高低不仅体现在个人魅力上更是审美品位高低的直接体现。康德说:“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欣赏艺术美,需要知识修养。领略自然美同样需要知识修养。修养越深展现在你眼前的疆域越辽阔,你眼中看到美的事物就会越丰富。
所以我们要通过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审美与修养。这样才会发现与别人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