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三、谋取公利 [复制链接]

1#

孔子主张“非才不用”,“唯才是举”。他认为只要是人才,不论他出身贵贱就要任用。如仲弓的父亲出身下贱,而仲弓是一个“可使南面”的人才,孔子就主张要任用仲弓。如果不是人才,孔子就主张不能任用。子路叫高柴去做费县县长,而高柴不是一个人才,据《论语》记载,高柴愚笨:“柴也愚”。对此,孔子批评子路说,这是害了别人的儿子。在人才的使用上孔子还有一个独到的见解,同样是人才的话,要选用出身普通家庭的,而不能先用贵族子弟,他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据严伯峻的解释,“先进”是“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一般人”,“后进”是“先有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卿大夫的子弟”。孔子的这一主张是有道理的,卿大夫子弟承袭了父兄的荫庇,未必有其才实学,而那些出身一般的人,只有通过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地位,因而常常具有真才实学。

在当今中国,在使用人才上,却恰恰与孔子的主张相反,往往在同等条件下先用干部子弟,因为任用人才的人对干部子弟比较熟悉,关系比较密切。其实,这两类人才仔细比较起来的话,干部子弟往往会逊色一些,因为他们的条件比较优越、道路比较顺利,因此,难免产生优越感、骄傲情绪,意志毅力也往往比较差,社会阅历、社会经验也比较狭窄缺乏。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要针对干部子弟的这些弱点有的放矢地引导教育,在选拔使用人才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把各方面素质部不错的人才加以选用。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4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