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是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孔子也明确指出仁爱的行为准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讲“亲亲而任民,仁民而爱物”将仁爱的对象从亲人推向人民,推向天地万物。仁爱最高的境界,倡导“任”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相互关爱、重良知、重道德的民族品格。
“仁”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形式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