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天人合一(上) [复制链接]

1#

孔子的两句名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什么意思。首先来看“知者乐水”。要知道“知者乐水”这四个字,必须要明白什么是知,另外知者乐的水是什么样的水?什么是知?用通俗的话来讲,知就是有知识,知者就是知识分子。而儒家思想要求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要做好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儒家思想对知识分子的要求。再来看水,这个水的范畴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在孔子时期,我们的祖先主要居住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个地方。因此,他们不太可能到东海、渤海、黄海一带活动,因此我们可以讲这个水没有包括海,主要是指河水,而我们祖先居住的地方是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的河水主要是长江、黄河。而我们祖先居住的平原是如何形成的呢?是长江、黄河淤积形成的。也就是说没有长江,没有黄河,根本就没有我们ersonName ProductID="祖" w:st="on">祖ersonName>先生存、繁衍、发展的这么一块平地。黄河、长江的作用太大了,因此他们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么,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是不是应该学习长江、黄河这种作用和精神?当然水也有不同的形状,古人更追求环抱冲积平原的水,这样的河水会让冲积平原的面积越来越大。再看看如何理解仁者乐山。要准确理解仁者乐山同样要明白什么是仁,仁者乐的是什么山。在风水上,山的标准是环抱冲积平原,绝对不能反背。前面说过山脉环抱如同凝聚力,又如同大一统,为什么这样讲呢,读者看看上面的清东陵和明十三陵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四周的山都向内环抱,这不就是大一统么?

孔子讲的仁最高层次是大一统,凝聚力,乃至中央集权。我们看《论语》中的一句话: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问仁是什么?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为什么从以上对话中就能得出仁的实质是大一统,是中央集权,凝聚力呢。对古人的思想我们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一要注意古人所在的时代;第二,要注意他追求的政治目标是什么。

孔子生在东周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有什么特点?周王子已经没有权威和号召力了了,于是诸侯混战,“挟天子以令诸侯”,产生了春秋的五霸。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那么孔子追求什么呢?孔子追求的是复礼。我们要知道复礼的这个礼是什么,很明显是周礼。克己是克制自己的非礼行为。孔子首先要求谁克己呢?自然是争权夺利的诸侯国、春秋五霸,孔子要求这些霸王们要克制自己的非礼行为,然后“复礼”,要恢复周天子的权威,使整个国家再次形成中央集权,形成凝聚力,形成大一统,因此,我们讲孔子仁的最高层次是大一统,凝聚力、中央集权。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8:21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