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复制链接]

1#

在《论语》中,“仁”很多时候不是一种德性,而是全德,所以孔子从不轻许任何人以“仁”,故虽许令尹子以忠,许陈文子以“清”但却说他们“未知,焉得仁”,可见“仁”必涵着“智”。又言“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可见仁必涵着“勇”。 “仁”也是“礼”的基础,所以孔子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孔子之伟大就在于,孔子将形容枯槁的周礼注入了生命的内容,即所谓的摄礼归仁。但是“仁”本身又是一种具体的德性所以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无惧”。“仁”作为一种具体的德性可以看作是它作为全德的一种体现,这也是儒家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具体体现,因此“仁”不是一抽象的代表德性总体的“全”的概念,而是真真切切的德性生命圆融之体现。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1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