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二、廉洁 [复制链接]

1#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廉洁被视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为政准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儒家经典到历代先贤的教诲,廉洁文化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成为维系社会和谐与国家稳定的重要力量。
儒家思想将廉洁视为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子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这句话表明,为政者必须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孟子也提出:“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孟子·离娄下》)这进一步强调了廉洁的重要性,即使在合法的范围内,也要克制自己的欲望,避免贪婪。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清官廉吏以身作则,成为廉洁的典范。例如,北宋的包拯以“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为座右铭,一生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深受百姓爱戴。明代的于谦,为官清廉,不畏强权,他以“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诗句明志,展现了他不贪污、不受贿的高尚品质。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不仅激励着后人,也为廉洁文化注入了生动的内涵。
廉洁文化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社会和谐与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礼记》中提出:“廉以立志。”(《礼记·儒行》)这表明,廉洁不仅是为政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立身行事的重要准则。管子认为,礼、义、廉、耻是国家的“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这进一步强调了廉洁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廉洁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洁思想,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通过学习和传承廉洁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廉洁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3:41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