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复制链接]

1#

仁是爱的根本,爱是人的发用。

建立在仁慈品质上的爱是奉献式的道德之爱,如果一种爱的感情不是以仁慈的品质为基础,这种爱就是一种情绪。仁者,方能爱人。因此发现是的道德之爱与索取式的道德之爱的区别,就是在于有无仁的品质做基础。情绪是一瞬间的表现,岁入烟火灿烂,却转瞬即逝,但如果在情绪之爱中加以仁慈品质,他将如烟火般灿烂亦如恒星般永远。

一个人的仁慈品质,并不是只有在道德行为发生时才存在的,但道德行为发生时仁慈品质处于潜藏状态,但道德品质发生时仁慈品质处于显现状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人如果心胸够宽广,那么这个人就拥有了一种强大的力量,足以使他乘风破浪,赢得人们的尊重爱戴,正如“天高行健,厚德载物”一般。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被真名士所追求,“仁与爱”是相统一的,若格列仁与爱的关系,则仁就成为空洞恍惚的东西,难于把握,更难于落实与现实生活中,如果脱离了仁,那他就是一种虚伪的爱,得不到他人的认同,更不会持久,不论亲人,朋友,爱人之间只有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对方,才能同样的被对方所关心,爱护。爱是彼此之间放入情感,他不容掺假,不容自私,因此,仁者必定先爱人,爱人先需仁慈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5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