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舍利取义 [复制链接]

1#

从字面上看,“舍利取义”意指舍弃物质的“利”得,选择追求更高层次的“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价值观,体现了人在面对人生的种种诱惑时,能够有智慧地作出取舍。在古代,许多文人志士为了追求理想和信念,甘愿放弃富贵荣华,宁愿坚守贫贱之身,这种舍与得的背后,蕴藏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比如,屈原为国家的安危忧心,最终在政治斗争中选择了自尽,舍弃了个人的生命,但却为后人留下了精神的财富。
“舍利取义”并非是无谓的放弃,而是对更高目标的追求。它要求我们具备远见和智慧,在面对选择时,能够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抛弃眼前的利诱,选择那些对自己、对社会、对家庭更有价值的东西。这不仅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指引,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正如古人所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懂得在恰当的时候做出取舍,方能走得更远,活得更有意义。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6:1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