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八、仁智统一 [复制链接]

1#

德、才、智、仁,虽该一体却并非一体。有智无仁无德却有才者,是明白恶行的后果,并且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至于不直接表现为恶行,是会将人当作手段的人,这样的恶会表现得十分隐晦;无智无仁无德却有才者,就会充分运用自己的才能来作恶,以至于时常能做的更恶,并且有时候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观念中是在作恶。举起例子来,前者就是魏忠贤,后者就是以魏忠贤为根,开枝散叶后的枝,而无智无德无仁无才之人,可能就是叶子了。当然,这四者之间的界限有时候并不明显,甚至有时候就是一体的。才有时候可以归为智,智有时候也可以归为才,其他也都是这样的关系,或者包含更多。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对于这一句,我以为:善恶为先,后则有才。不论是为了善恶而有才,还是有才之后看见为才的机会去行善恶,都是有着善恶挂念在才能前面。前者,发现可以为善恶事的地方,却没有才能,于是便学习才能以为善恶事;后者,是有才之后,看见可以为才的地方,结果这样的为才是善恶的,心地本就善的人就会去为善,心地本就是恶的人就会去为恶,心善者不会将自己的才能用在恶事上,心恶者不会将自己的才能用在善事上。当然,这里的“心地本就是善恶”说法,并非指的是性本善或性本恶;而且善恶也并非绝对划分,很多时候并非人心恶,而是为利益而不顾善恶;并且所说的“心善者不会将自己的才能用在恶事上,心恶者不会将自己的才能用在善事上”也并非绝对,也有可能心善或者心恶者,将恶事或者善事作为手段来实现善事或者恶事。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4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