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在最上面的楼有人说,当今的礼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不敢苟同。礼的根本,就是尊重。如何表达尊重?那就用被表达者和表达者都能感受到的或者说都知道的方式,也就是社会上通用的礼。这样的礼是基于文化观念和社会地位的,是长期被用下来为那样的社会文化观念下大众所认可的。当今的社会文化观念与旧社会显然有着诸多不同。平等的社会观念与礼的广泛使用之间并非此消彼长。是社会观念为先,“礼”随之变化。在新的社会观念下形成的礼仪,便是需要学习的。而关于学习礼仪这一点,自古便是有钱有地位有文化这些人能学习的,底层人民则往往学不到,也因而常被称为乡野村夫村妇,不知礼数。如今也是如此,一方面是看自己有没有有一颗尊重的心(这当然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要看如何表达这份尊重,也就是为二者所相通的表达方式,更多时候也就是被称为礼。对于前者是人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对于后者,却并非总是能学到,尤其是差异显著的人群中,譬如当代年轻男生中大多数情况的最高礼节便是喊“义父”,但是从小受过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教养的人,他们或许可以理解,但是绝不会这么做,他们有着他们的一套礼仪规范,这是没有受过这样教育的年轻人所没有的,也难以学到和触及到的,因而在面对同样使用这套礼仪体系的人时,这些喊义父的年轻人,自然不懂礼数。他们那一颗尊重的心又该如何表达?对于受尊重者,尊重者的尊重又该如何被理解呢?当今的礼其实并没有离我们越来越远,应该说,礼一直都在,并且它不会变的更远或者更近。它只是一种让彼此知道对方在尊重自己以及自己被尊重的情况的表达方式。当然,反过来对于礼的倡导也可以帮助人去尝试理解礼,使得人由一开始的并非发自本心的行为,在那之后使那些行为成为发自本心的行为。另一方面,在社会上倡导礼,也是将社会上的礼统一规范起来,使得礼的差异减小,人人皆可用这样的礼仪来表达尊重而减少误解或不解。同时展现出这些礼仪背后所体现的社会观念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