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义的定义 [复制链接]

1#

义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东汉]刘熙《释名?释言语》)
义者,行而宜之,合于道则谓义。([宋]胡瑗《周易口义?说卦》)
义者,宜也。君子见得这事合当如此,却那事合当如彼,但裁处其宜而为之,则无不利之有。(《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三者都言“义”为“宜”,要的是处事合适,合乎仁,德,符合大家都有的利益。义是有范围的。江湖义气,说的就是兄弟与兄弟之间的义,这里的义的范围就仅限于兄弟之间,这是把范围限定死了的义气。上面所说的义则是将范围不断扩大化后的义。“君子见得这事合当如此”就是说,君子做事要合乎道理,既要有情感在里头,也要有理性在里面,更要有仁来把持住,以此来把事情做的好。君子的义是不会把范围限定的太过狭小,因此是不会说跟着兄弟去做有利于关系好之人而不利于关系疏远乃至不认识的人的事情,这就是范围更广,在更广的视角下,这样的行为就是不义的。把义的范围所得太小就是不君子会做的了,譬如某些不太好的江湖义气,就是仅仅把义放在了自己和兄弟之间而将其他人划分了出去,以至于会出先这种情况:两个有原则不杀人的兄弟喊我去打家劫舍挣点外快,我就去了。这可以说对自己和兄弟够义气,但是对被打家劫舍者却不够义气了,因为这里的义气完全就是将被打家劫舍者放在了他们几人之外,他们几人是一体的。从范围较大的义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也就是不合乎义。
江湖义气在乱世中似乎可以维持住一个小团体的利益,保证自身的利益,甚至于说吸纳更多的人在江湖义气中并且反抗那些不公的行为或者恶行,譬如梁山好汉那般,乃至于最后可能形成一个个小的反抗军并以燎原之势,使得原有的小范围的义进而发展为大范围的义;但是在盛世或者普通的世态下,义就应该是包含着大多数人的。做出行为或者决定的时候就应该是从大多数人的角度考虑该事情怎么做合适。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7:3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