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赡养父母 [复制链接]

1#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封建王朝更是以孝治天下,甚至以“孝廉”作为提拔官员的标准,孝在中国伦理学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籍《说文解字》解之曰:“善事父母”,古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包括对父母的奉养、尊敬、服从等方面,它也逐渐从个人美好品德演变为旧社会推崇的“孝道”,但又不仅指对父母的孝敬,还引申为对尊亲敬亲等善德的统称。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3:0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孝”不仅是儒家推崇的人伦道德,更是中原王朝驭下治民的政治道德,所谓“以孝治天下”,古代最初以“举孝廉”选拔官员,纵使后期执行过程出现偏差,但“孝”在中国古代扮演的角色难以忽视。
《孝经》所记,为孔子之言。如,《孝经 注疏序》曰:“孝经者,百行之宗,五教之要,自昔孔子述作,垂范将来,奥旨微言已备。”“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经》有“三才章”,从天经、地义、人行角度,讲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孝的基本含义有二,一是爱,源于人们的血缘亲情,带有先天性,就此而言,无需更多理由,生养之身,自然回报以爱。事母以爱,则更显生身之命的回报。二是敬,始于血缘亲情,也带有先天性,但更具后天性。由家至国,事君如事父。以敬事君,自是忠诚。所谓君父,便是如此。
   在今天,孝顺成为对人综合考察的一个重要标准,与古代事君敬长的要求不同,今天的孝更多体现在对于父母的赡养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功利导向的工作指向使得人们四处奔波、百事缠身而无暇陪伴亲长,往往将压力释放在最亲近的人身上,因为他们在亲缘关系中始终处于利他地位,与其在失去后再追悔莫及不如从当下开始将父母亲人放在第一位,相比较亘古存在的名利追求,亲友们才处于日日远离的处境,感情中奉献处于单向的状况,但除却亲缘纽带外,又有几人可以无偿利于个人,乌鸦反哺,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