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义的定义 [复制链接]

1#

    展示了“义”在不同文献中的定义和解释,主要涉及孔子、东汉刘熙、宋代胡瑷以及《朱子语类》中的观点,这些观点共同构成了对“义”的深刻理解和广泛探讨。
义即正义 :
正义被视为行为的最高标准,其核心在于通过自身行为所产生的利益大于弊害,并依据公平原则分配这些利益。
公平原则包括:每个人平等地获得利益的权利、多劳多得、抑强扶弱、先人后己。
义与宜的关系 :
东汉刘熙在《释名·释言语》中提出,“义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即义是适宜的意思,是调理事物以使之达到最适宜的状态。
宋代胡瑷在《周易口义·说卦》中进一步解释,“义者在行动上是适宜的,符合道的要求就是义。”这强调了行动上的适宜性和与“道”的契合。
《朱子语类》中的义 :
《朱子语类》卷二十七中,义被解释为“宜”,即君子在面对不同情况时,能够判断并作出最适宜的选择和行动。书中指出,只要处理得当并按此行动,就会无往而不利。
综合理解 :
    “义”不仅是对行为的道德评判标准,更是一种在实践活动中追求公平、适宜和符合“道”的精神境界。它要求人们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境时,能够做出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既符合公平原则又符合道德要求的决策和行动。
现实指导意义 :
    这些关于“义”的阐释,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个人道德修养、社会公德建设以及公平正义的维护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以上总结,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义”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和价值取向。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7:3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