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四、仁的对象 [复制链接]

1#

内容是关于古代中国思想家们对于“爱”的多种理解和阐述,涉及自爱、爱亲人、以及爱人民、爱自然等层面的道德观念。
一、自爱与自尊
扬雄《法言·君子》 :
核心观点 :人必先自爱、自尊,而后能赢得他人的爱与尊重。自爱是仁德的极致,自尊是礼仪的极致。
王安石《荀卿》 :
核心观点 :爱自己是仁爱的开端,这种爱可以推及到爱他人。
二、爱亲人
《孟子·尽心上》 :
核心观点 :爱要由亲及远,从亲人推广到人民,再推及到万物。
《孝经》 :
对“德”与“礼”的独特见解 :强调不爱亲人而去爱他人是“情德”,不尊敬亲人而去尊敬他人是“礼”的一种特殊情况,但这种表述似与传统儒家思想有所出入,可能是特定语境下的特殊解释。
三、爱人民
孔子《论语·学而》 :
孔子对年轻人的教诲 :强调年轻人应在家孝敬父母,外出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诚实,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有余力则学习文献知识。
《墨子·兼爱中》 :
墨子的兼爱思想 :主张视人如己,无论国家、家庭还是个人,都应一视同仁地爱护。
总结
    通过不同思想家的言论,展现了古代中国对于“爱”的深刻理解和广泛实践,从自爱、自尊出发,扩展到爱亲人、爱人民、爱自然,最终追求一种兼爱天下的崇高境界。这些思想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指南,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3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