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知耻 [复制链接]

1#

古人十分看重“知耻近乎勇”“宁可毁人,不可毁誉”等传统信念。中国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耻感文化。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十分强调“教人以知耻”。孔子的名言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孔子看来,德治之所以有效,能起到治本的作用,是因为它能使人树立羞耻心;一旦人皆知耻,社会治理就不困难了。相比之下,《管子》的话说得更为透彻。《管子》将“耻”列为关乎国家存亡的“四维”之一,把知耻提到最高的高度。知耻为什么如此重要?《管子》作了这样的说明,“耻不从枉”“不从枉,则邪事不生”。就是说,只有知耻才能远离邪妄;人皆远离邪妄,自然“邪事不生”。《管子》的“耻不从枉”说十分深刻。这是因为,人若知耻,便能因求荣免辱、维护自身尊严的内在需要而自觉约束自己,不为所不当为。正如朱熹所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因为这种约束来自道德主体自身的内在需要,其作用、效果较之于法律等外在的强制性约束更大。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4:1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