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给“仁”下一个十分准确的定义,但可以通过文本内容对其做出一定的描述。接下来我将以樊迟三次问仁的相关文本内容为基础,对“仁”的意涵做出大致定义或描述。
《论语》中樊迟三次问仁的先后出现顺序为:1、“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2、“爱人”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可见,对于樊迟三次问仁,孔子的回答是不同的,即存在不同程度、不同侧重点的区分。朱子在《四书章句集注》“居处恭,执事敬……”章句处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注释:“胡氏曰:此最先,先难次之,爱人其最后乎?”也就是说,胡氏认为孔子的三次回答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就我而言,我觉得这个说法有合理之处,即首先是在具体的事务之中“行仁”,然后在先难后获的行为准则中“知仁”,最后在爱人处“尽仁”。一言以蔽之,“仁”是由外到内(践行仁),进而体悟到仁的本质;以及由内到外(推扩仁),进而“仁者爱人”、“天下归仁”,将仁的本质发散出去的道德实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