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讲到中国的义理哲学,那自然和易学是分不开的。但是易学在民间大多与算卦挂钩。算
卦的是象数易学,而易传之后,易经哲学就更多的偏向于义理易学。象数易学和义理易学是易学思想的两种表述方式。象数易学认为卦爻象系统在易学发展的历史中产生得最早,是更接近于圣人之义的表述方式。故对卦爻象系统的把握,就等于对卦爻象所蕴含的圣人微言大义的领悟。义理易学对易学思想的表述,采取的是对意义的直接表达,而反对采取将“意义”“还原”为“象数”,再将“象数”对等于“义理”的“还原”法,而是强调对意义世界的直接表达。象数易学秉承先秦易学卜筮思想的传统,认为只有通过象数系统这一途径来把握圣人之义,这其实和他们的历史思维是分不开的。而义理易学则以把握圣人之义为目的,一旦象数系统不利于意义的解释,可以将象数系统抛开。义理易学强调对意义世界的直接领悟和表述。“象数”与“义理”从不同的思维维度对易学思想进行相应的表述。象数学从象数的角度,将易学放置在历史维度下,根据《周易》一书的成书过程,肯定了“象数”表述方式的有效性。而义理易学派则立足于“意义”至上论,使“意义世界”成为超越性的存在,成为所有表述的终极追求目的,并立足于主体自我理论构建,用“六经注我”的方式,给予易学思想表述的最大自由空间,凸显了“意义世界”的至高无上性。易学的发展史,就是“象数”和“义理”两种表述方式的不断交锋和不断融合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