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舍利取义 [复制链接]

1#

  “舍利取义”是一个成语,出自《孟子·告子上》,指的是为了正义的事业而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舍利取义”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准则,强调了正义、道德和人性的价值。它体现了一种为了大局和公众利益而自我牺牲的精神,是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高尚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舍利取义”可以表现为各种形式。例如,在面对不公正和不道德的行为时,有人可能会选择挺身而出,捍卫正义和道德,即使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会面临风险或牺牲个人利益。这种行为体现了“舍利取义”的精神,是对社会正义和道德的坚守。
  然而,“舍利取义”并不是盲目地追求牺牲,而是在权衡利弊后做出的理性选择。在实际情况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价值判断来决定是否采取“舍利取义”的行动。
  总的来说,“舍利取义”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准则,它强调了正义、道德和人性的价值,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选择时,坚守正道,为了更崇高的目标而勇往直前。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6:1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