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是孔子儒学中的最高道德标准,也是一个君子和一个统治者一生都要追求的目标。只有拥有一颗仁心,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只有施行仁政,才能成为一个老百姓尊重和信任的君主。孔子把实现仁的境界作为形成君子人格的首要任务,也是人生的最高理想。“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仁以为己任”,“任重而道远”。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他是不是努力实现仁的境界,是不是具有仁的境界,人的真正使命也就在这里。实际上,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目的追求,也是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因此,他很少许人以仁,而他本人则谦虚地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他虽然不以仁者自命,却能做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这也说明,人只要活着,就要以实现仁的境界为其终生事业,不能有丝毫厌倦,直到“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