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复制链接]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爱的世界里面,我们不但要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也要爱别人,爱别的族类;不但要爱人类本身,还需要我们爱自然,古人称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一种大爱的精神,就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至高道德规范。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5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孔子讲“仁”是“爱人”,“攀迟问仁,子曰爱人。”但这里的“爱”人并不是发自内心充满人情味的爱,而是一种对别人同情,人性上的认同,即所喂恻隐之心。儒家的仁从根子上说,是一种“人论之爱”,是以人论为中心的。“仁”是上对下的一种态度,通常是不可逆转的。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人对仁的缺陷进行过批判,老庄批判儒家,说它所讲的仁是虚假的,违背了人的天然本性。墨子也批判过儒家主张的,只是强调亲疏贵贱的仁爱,不是真的仁爱。
但是我觉得“爱”和“仁”是不一样的。爱是人内心的一种真切的感情,是发自内心。这种爱可以在亲人,夫妻,朋友之间流露的,是人类内心最真实的流露。爱是一种行动,一种实践,这和“仁”是不同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