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舍鱼而取熊掌”不意味“取熊掌”就永远舍掉了鱼,换言之,今日取熊掌,明日照样还可以取 鱼。所谓“二者不可兼得”,只意味此时此刻“不可兼得”,而非永远“不可兼得”。事实上,在时间中,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取熊掌”可以不“舍鱼”,所谓 “鱼我所欲也… … ”完全是一个没有前提条件的虚假命题。“舍生取义”就是空间性质的一次性选择。这意味着,无论如何选择都将要留下无限的遗憾。“生”是 一次性的,舍了“生”不可能再生,永远失掉了“生”。 “生”是“义”的前提和基础,一次性的“舍生”就永远的失去再次“取义”的机会。“舍生”是义无反顾,“舍生”又将我们连根拔起,所以“舍生”是一次真正艰难的选择。但选择的艰难性正是选择的道德性。“舍生”是难,那么“舍义”呢?保存身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每一次的“舍义取生”都是为了下一 次“舍生取义”,就永远不能“舍生取义”了,就必然是一次次“舍义”了。暂时的“舍义”就成为偷生的借口,且“义”不是草木,舍掉还能再生,因为任何一次具体的“义”都是牵涉具体的人和事,其情境是不可复现的,一次性的“舍义”意味着永远的“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