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复制链接]

1#

仁与爱并不是两个等同的东西。仁像是根,爱像是苗。但仁与爱是相互统一的,不能被分开,仁是表现为爱的仁,爱是根源于仁的爱。孔子说“仁者爱人”,我们最直接的感受是,具有仁的特性的人会有“爱人”这一具体行为。可以说爱人的外在行为彰显了内在仁的品质。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5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仁爱思想主张以“礼”作为“仁”的规范,实现人际之间的和谐,使仁的推行有了社会认同的准则,既符合社会治理的规律,也符合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一方面,孔子强调“仁”是“礼”的根本,“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说人如果失去仁爱之心,那还怎么运用礼呢?“礼之用,和为贵”,就是说礼要体现仁的精神,通过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达到人世间的和谐。另一方面,孔子又强调“礼”是“仁”的规范。仁既然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一种行为,那就必须有统一的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社会秩序来加以约束。
TOP
3#

仁者爱人,这是儒家所倡导的。由仁慈之心上升到爱,这是一种升华,我们现在的人往往带有功利主义,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思想里缺少仁爱的观念。就拿路边的乞讨者来说,我们暂且不讨论他乞讨的真实性,抑或是大家所说的骗子。当我们见到的一瞬间有这样的考虑,我认为这是缺少仁慈的,至少不够纯粹。仁爱的路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你我和全社会的不懈努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