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五、仁的价值 [复制链接]

1#

我们知道,在大自然中,山是稳定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它涵育着万物,从不夸示自己的功劳;它抗御严寒酷暑,抵挡着狂风暴雨,从不动摇。山的这种稳重沉静、永恒不变的品格,与仁者的美德极为相似。所谓仁者,宽厚而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大山一样。并且,仁者就像大山一样,不会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自有一股“任尔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气度。他们以宽容仁厚待人,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没有过分的悲伤和恐惧,安详沉静,所以能够长寿。

而水则是多变的,它可不像大山那样有着固定、执着的形象,它能够随时改变自己的样子,有着不同的面貌。而且,它们并不总是很柔弱、很平静,其实它们是在暗中积蓄着力量,一旦爆发的话,它们将会展现出极为恐怖的能量,甚至可以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水所具备的是一种柔德,虽然柔弱却能以柔克刚。水若为善,可以泽被万物;水若为恶,便是洪水滔天。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2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语》的前前后后,孔子一直都在强调着仁。在孔子眼里仁是仅次于圣的道德标准。

礼乐,在孔子的世界里,是用来教化人民,服务天子的一种手段。同样在他的世界里,一个人不具备仁的道德水准,礼乐对他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仁,是区别于化外蛮人的准则,任何一个华夏人民都该具有的德行。

说起来仁之上一种道德,一种任何人都可以达到的道德。就如佛家说的:众生皆有佛性。

“依于仁”便是对众生的要求。搬到今天,便是我们的“八荣八耻”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