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论语》提到了做人和书本知识的学习哪个更加重要“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然而现代还是有那么多人因为不了解《论语》这句话的道理而走到了人生的岔路。高分低能,脆皮大学生,甚至高知杀人这样的报道层出不穷。这背后反映了什么,是我们当代教育观的偏差。在应试教育的12年间,人的评判标准最重的就是分数。多少家庭一切为了学习让步,一切为了高考让步。学生们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无微不至的保护下,什么都不用操心,只需要学习,所以也只会学习。单一的价值来源很容易导致个人的崩溃,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对于在高压里学习的学生而言,就是个人价值的全面崩塌,也很容易走向极端。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青少年有许多心理问题的原因。
我们需要反思当代教育是否搞错了侧重。孔子对弟子的要求是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是摆在第二位的。我们是否可以教育我们的孩子高考固然重要,它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并不是衡量我们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世界上有比它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我人格的修炼。
宋代的程颢,程颐对此也有解释:“为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我们生而为人,在这个世上的职责是做一个健全的人,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人格上,而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去学习。如果不注重自己的为人,只是带着一心为了找个好工作赚大钱的学习心态去学习,这种学习并不是真正有益于自我人格的修炼,是本末倒置的。
要知道人生很长,应试教育期间的12年,也只是人生前面的一小段罢了。人生是旷野,并不是轨道。我们大可走出被应试教育局限的视野,只要我们有健全的人格,可以大胆地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而不是把大家都局限在挤高考的独木桥这条单一的道路上。喜欢烘焙的可以成为面包店的店主,喜欢花艺的可以开一家花店,喜欢摄影的可以专心提升摄影技术……或许这样的教育,才是孔子理想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