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复制链接]

1#

仁与爱是相辅相成的。仁是一种对人的爱,爱是一种表现仁的行为。《论语·卫灵公》说:“仁者爱人。” 《论语·颜渊》说:“爱人者,仁也。” 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性,爱是人的天命。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仁心,实践自己的爱行,才能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仁与爱是有原则的。仁不是无差别的爱,爱不是无节制的纵容。《论语·卫灵公》说:“爱人而无礼,则劳之。” 《论语·子路》说:“爱之能勿劳乎?” 孔子认为,仁要有礼,爱要有度。我们要用礼来规范自己的爱,用度来限制自己的欲。我们要爱人如己,但不要爱人如物,更不要爱人如神。
仁与爱是有层次的。仁不是平等的爱,爱不是相同的待遇。《论语·里仁》说:“爱人,人亦爱之。” 《论语·颜渊》说:“爱人者,人恒爱之。” 孔子认为,仁要有亲疏,爱要有轻重。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人际关系,给予不同的爱。我们要爱亲如亲,爱友如友,爱民如民,爱物如物。我们要爱己而不自私,爱人而不失义,爱天下而不忘本。
仁与爱是有方法的。仁不是随意的爱,爱不是盲目的行。《论语·颜渊》说:“爱人者,利人。” 《论语·子路》说:“爱人者,教人。” 孔子认为,仁要有智,爱要有用。我们要用智慧来指导自己的爱,用利益来衡量自己的行。我们要爱人以诚,爱人以敬,爱人以惠,爱人以教。我们要爱人而不害人,爱人而不误人,爱人而不贪人,爱人而不弃人。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5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爱的世界里面,我们不但要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也要爱别人,爱别的族类;不但要爱人类本身,还需要我们爱自然,古人称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一种大爱的精神,就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至高道德规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