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九、行仁之方 [复制链接]

1#

孔子说:“作为仁者,自己要立身同时又要使他人立身,自己要通达同时又要使他人通达。能从当下的生活中推己及人,这就可以称为践行仁的方法。”这里的践行仁道,不仅谈到自己的仁行,更是升华到一个推广的层面。作为仁者,不仅自己要做到仁以待人,为他人着想,也要将这种美好的德行推广于人,让更多的人拥有这个德行,这才是一个伟大的仁者啊!而孔子和孟子不就是这种伟大仁者的典范吗?他们不仅自己修身养德,还四处讲说,教人以德,推广仁义的思想。我们向这些思想大家学习的地方果然有很多啊。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3:5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怎样践行仁道呢?“仁”距离我们很远吗?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在孔子看来,“仁”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想行“仁道”,就可以做到。那有的人可能会想既然行仁道这么简单,每一个人不是都可以成为仁人了吗?事实却不是这样的。虽然一些小事,比如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等等都是行仁道的表现,但是真正的“仁人”时时刻刻都保持着向仁之心,甚至可以为了“仁”放弃生命。这样看来,普通人具有向仁之心是可以实现的,但要成为仁人是比较困难的。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怎样践行仁道呢?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想法是行为的前提,因此,我们首先要注意时刻鞭策自己,培养自己的向仁之心。其次,就是具体的行动了。抽象地说行仁道而不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是不行的。下面我就谈谈怎样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量力而行,不能逞强,如果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仁事”,不仅不会对事情带来好处,还会伤及自身。比如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小孩子看到别人落水一定要向大人呼救,不能自己冒险,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用来说明这一点。第二,“勿以善小而不为”,有的人可能认为一些小事并不能说明什么,就忽略小事,在小事上放纵自己,其实,正是“细节决定人品”,细微处往往也是关键处,能否在小事上做得好,是考察一个人是否真心追求仁道,是否真正用“仁”的标准要求自己的重要标准。就暂且先谈这两点我的感受和思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