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复制链接]

1#

回复 8楼王宇的帖子

       儒家“仁爱”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有等级的爱,有远近亲疏之分的爱,而兼爱更多是在理性互利之下实行无差别的爱。
       孟子发展的“仁爱”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之说。说明儒家的“仁爱”是一种义务论,他是不需要任何动因的,仅因内心想要为仁所以为仁。并且儒家的“仁爱”是对于自己父母的爱要深于对于他人父母和陌生人的,是合乎伦理纲常的,在某种程度上是更合乎于人性和人之常情的。而墨子主张对所有人实施同等无差别的爱,对自己的父母、子女、亲朋好友和其他陌生人采取同等的爱,推崇“兼相爱,交相利”,“言爱即有交义”的主张,墨家这种“爱利并重”,故凡事必以利为权衡,但这种理想化的“兼爱”思想其实对于今天社会信用以及阶级矛盾是具有调和作用的。
       在我看来,为仁爱寻求一份在当世的兼爱之道是这两者共存和发展的关键,同时也对当今社会具有良多益处。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5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