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舍利取义 [复制链接]

1#

从古至今,圣贤们便一直在谈论义与利的关系。孔子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在面对治国的君王时,孟子也曾提出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的感叹。舍利取义是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观念,它主张人们在面对利益和道义的冲突时,应该选择道义而舍弃利益。
从古至今,这种思想被也一直为许多仁人志士所践行。为了维护商朝的尊严,伯夷和叔齐不肯食周粟,将自己饿死在了首阳山上。他们便是舍利取义的典范。因为遭受了列强的欺负,所以朱自清先生也甘愿挨饿,留下了不吃美国救济粮的呐喊,这也是舍利取义的楷模。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面对很多的诱惑,官员会面对权力的诱惑,商人会面对金钱的诱惑,文人墨客会面对名誉的诱惑,这些诱惑犹如空气中的PM2.5,它可能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一点一点侵蚀着我们的心灵,影响我们对道义的判断,当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应该坚持道义,守住本心。只有坚持道义,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6:1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