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认为天地之间最为珍贵的是人的生命。人是万物之灵,天地之心,居于天地之间的崇高地位,所以人的生命也就最为重要。既然儒家认为人的生命是天地之间最为宝贵的,因此,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就成为儒家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我们从先秦儒家的其他有关记载可以了解到其对生命的基本态度。《论语二乡党》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厩着火了,最先遭灾的肯定是马。然而,孔子先问的是人受伤了没有,却根本不问及马。从这里可以看出人的生命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一般的财产损失当然是远远不及人生命的价值。然而,这则事例并非就事论事,它表明了孔子珍视生命的态度。三代以来的人牲、人殉制度是残害生命的最残忍的方式,孔子对这种残害生命的制度表达了强烈的愤慨,狠毒地咒骂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骂人断子绝孙,在古代社会里是非常刻毒的,孔子连发明木俑殉葬的人都这样狠毒地咒骂,对于用活人殉葬就更不用说了。可见人的生命在孔子心中是多么地重要。孟子在《梁惠王上》中特地引用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孟子珍视生命的态度。荀子对于杀生而送死的行为也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杀生而送死谓之贼。”《荀子·礼论》《论语·述而》载“子之所慎斋、战、疾”,这三者无一不与生命息息相关,所以孔子才尤为谨慎重视。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主张,也显现了其对人生命的关爱。爱人的含义是广泛的,但却理所当然地包括要爱护人的生命。更为可贵的是,处在那个时代的孔子提出的“爱人”是指向泛爱一切人的,包括一切阶层的人在内。我们可以从他反对人殉、提倡“修已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看出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