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字有两部分;上部分意思是“老”,下部分意思是“子”,表示子必须对父母顺从。在中国文化和哲学中,“孝”是一个重要的德性。特别在儒家思想里,“孝”在与其他德性连接上是有重大意义的。
我心目中最好的孝是一种真诚的心,记得古时候有个孝子的故事,有位父亲在孩子犯错时,总会很严厉地教导他,有时甚至还会打他,当孩子长大成人犯错时,父亲依然像以前一样教导他,有一次父亲打他,他却突然放声大哭,父亲很惊讶,几十年来打他都从未哭过,为什么今天却突然哭起来了呢?于是就问他:“你为什么要哭?”他回答说:“从小到大,父亲打我,我都觉得很痛,我能感受到,父亲是为了教育我才这么做,但是今天父亲打我,我却已经感觉不到痛了,这说明父亲的身体越来越差,我能孝顺父亲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了,想到此我不禁难过的哭了起来。”
每次看完这个故事我都很感动,相比于二十四孝的故事我更喜欢这个故事,相比于各种物质上的孝,我更喜欢这种真诚的心,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真诚的心才让孝顺有了标准,那就是尽心尽力、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