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十、培育良知 [复制链接]

1#

何为良知?在楼主的论坛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良知是德性、理性、感性在心灵中的统一体。人做不是底事,心却不安,此是良知。良知对于学生发展尤其重要的作用,我始终相信:只有在使孩子们更具有人性之后,读书、写字和算术的能力才具有价值。正如C.S.路易斯所说:我们的教育,如果不是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的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可能不是人才,而是恶魔。所以,成绩、能力不是培养孩子的目标。培养孩子真正的目标是:帮助孩子发展出使其受益一生的品格;成为一个具有人性的人;成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良知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后天形成的,唯人类所独有。
当我们培养良知时,可以从“仁”出发,比如说感恩。《论语·学而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终”,父母将过世或刚过世,都叫做终。临终、还没过世的那段时间叫做慎终;刚过世,办理丧事的那段时间也叫做慎终。“远”,父母以往恩泽的点点滴滴,父母刚过世,不由自主会想到以往的种种,那个也叫做远。还有推远的意思,推及到列祖列宗的恩泽。我们感恩父母的恩泽,那没有爷爷奶奶,哪有父母呢,对不对?同样的感恩那个叫做追远。“民德归厚”,“厚”是仁厚,深深地感恩的心,宽阔的心,一种仁爱的心,叫做厚。曾子说,在父母将要过世或刚过世的时候,让人不由自主地追想起他们以往点点滴滴的恩泽,并且以着最诚敬、最敬慎、最感恩、最不舍的孝思来面对这个人生必定会遭逢的一种境遇。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3:4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