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 [复制链接]

1#

关于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楼主从经典教育的意义出发,结合现代流行方式,指出在中华全民族中推行中华经典教育,已经是非常迫切了。阅读作者的观点后我有几点感受:
目前中华经典教育传播存在的困境在于“数字鸿沟”下,信息传播失衡,再加上传播方式的文化创新力不足,经典教育传播的严肃性遭到了传播本身所带娱乐化相冲突。
所以关于中华经典的教育传播,在传统教育的方法上应积极结合现代传播方式。要依托于新媒体技术,打造特色项目。结合自身经验,目前我正在参与的一个项目是“古文字的创新教育与推广”,如何让千年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这是我们项目实施的背景,经过社会调查我们发现中小学生不喜欢学习的关键在于,认为学习方式太过于枯燥。因此我们决定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将甲骨文设置成动画讲解的形式,并引入表情包等娱乐性的教具,结合历史小故事,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取得了优秀的实践效果。
因此中华经典教育面临迫切的境地,但是也要找准真正适合的方式,,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文化自信,接力传统媒体渠道,扩大传播声量!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9:0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关于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陈思杰先生从经典教育的意义出发,结合现代流行方式,指出在中华全民族中推行中华经典教育,已经是非常迫切了。阅读作者的观点后我有几点感受:
一是中华经典教育的重要性。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载体,其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内容、深邃的哲学思想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结晶的集中体现。就其具体意义我想以《诗经》为例。《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代表了文化传统和一种价值观,体现了人文价值、人文关怀、情感表达和社会关注。《诗经》表达的感情高雅纯正,尤其以爱情诗为代表,如《木瓜》,展示了互敬互重的关系。
那如何更好的进行中华经典教育呢?也就是我想谈的第二点。
二是采用“中华经典+”效应,意义是说,将中华经典和不同形式相结合,比如《诗经》可以与吟诵相结合。将其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诗经》的意境和情感。当《诗经》通过和谐的音律吟唱出来,其内容的温柔敦厚便可以颐养性情。
因此中华经典教育面临迫切的境地,但是也要找准真正适合的方式,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文化自信,接力传统媒体渠道,扩大传播声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