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八、仁智统一 [复制链接]

1#

        众所周知,“仁”在论语中出现百余次,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在,仅就出现频率来说,显然“智”有所不及。在孔子所谓仁、智、勇的道德序列中,“智”与“勇”常常被认定为次级的德性,于是仁智关系在传统儒家常常被视为一种“体用”关系,即“仁为体,智为用”。《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在宋明儒学那里,“仁为体,智为用”愈发清楚,“仁”决定“智”,“智”表现“仁”,“智”既被视为“仁”的具体条目和内容,也被视为“仁”的功能与作用。这是传统儒学在仁智关系上所呈现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今天看来,似乎更加具有现代意义,就是“仁智并提”以及“仁智双修”。

        陈来教授在《儒学美德论》中提到:“儒家哲学思想总是强调实践智慧必须转化为实践的行动,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孟子·离娄下》讲世人与禽兽相差无几,而其差别就在于“仁义之心”,禽兽不知仁义所以为禽兽,君子则能保存此仁义之心;又讲圣人能够做到“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儒家传统的意思,“由仁义行”与“行仁义”是不同的,前者是仁义来自人的天性,仁义生于内,所以是由内而外;而后者则是对于“仁义礼智根于心”认识不足,遂有勉强去行为的意思。孟子“由仁义行”具有先验论的色彩,但亦具有道德实践的合理性,能够体现德性的自觉自愿、自由自律,也符合实践过程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 而所谓“行仁义”,则能展现道德活动中规范和他律的意义,亦能体现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于是,我们将这两层意思结合起来,在现代实践理性的层面上将智德的表述为“行仁智”:“力行仁智”与“由仁智行”的统一。我们在“致良知”和“明道义”之后,侧重于实践智慧的现代义理,将智德表述为“行仁智”。

        在孔子人道实践中,“智”与“仁”都不是一个独立自成的完整体系,需要借助他力才能得以自存和完善。为此,孔子倡导“智而仁”的智、仁互动辅益的修身模式,并在智、仁的不同境界中,分化出人道进程的先后顺序与等次。《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智、仁、勇都是孔子人道最为称颂的佳德,人道修为的基本进路就是先智而后仁、勇。“仁”与“智”是儒家人道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求善与求真之品质。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即仁不离智、智不离仁,仁中蕴智、智中涵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仁智合一是儒家最高的人格理想和精神境界,“仁且智”因此成为儒家成圣之所归。
最后编辑湖北大学郭静文 最后编辑于 2023-12-27 08:00:13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4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