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三、谋取公利 [复制链接]

1#

孟子在书中多次提到了这种仁义王道的义理,比如滕文公问孟子大国交伐滕国该怎么办,孟子说此意义不大,君主之位可变,只要予民有利,以民为本,那谁做君主又有什么关系?孟子之书还有很多,此不做一一赘述,孟子提供了道德的普遍性、行王政的可能、也提出了他自己对尧舜之道的朴素幻想:“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能够实现这一种朴素的愿望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战国那些诸王大体都“吾好色、吾好货”,以利为先,孟子不是不讲利,只是他的利是以天下黎民百姓为重,是合苍生大计的公利大义而非“利吾国、利吾家、利吾身”的私利。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4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