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社会和谐 [复制链接]

1#

  和的原理包含兼容并包、中庸之道、和实生物、阴阳和谐。中国自古讲究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中国哲学中,和表示矛盾着的事物在统一性的前提下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也寓意和谐、安定、平和、宽恕。春秋战国时期,和的思想已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那个“礼崩乐坏”,“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战乱不断的动荡年代,正是因为有和的思想,才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创造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也体现出中华文化在学术上“和”的思想。新文化运动中,有志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迷信,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革故鼎新。《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体现出君子的为人处事和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

  在现代,中国外交一直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讲究求同存异,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尊重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在家庭方面,我们重视家和万事兴的思想,在社会层面,我们讲究以和为贵,注重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治理难的危机下,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国际社会共商应对气候变化之策,共同解决世界环境危机。相信和的思想在国际社会广泛传播后,一定会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和理解,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能为世界和平,人民安居乐业带来希望。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8:2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