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五、仁的价值 [复制链接]

1#

仁坛:五
关于仁的价值。孔子认为仁的价值在于爱。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反映了孔子心中:时代对仁的呼唤。因为孔子认为乱世的原因是人们丢失了爱心,而人们能通过仁爱来找回来,从而使天下再度大治。尽管孔子的仁因为建立在亲亲的基础上而具有的等级性而遭人诟病,但是建立在亲亲基础上的仁是符合人之常情的,具有充分的现实基础而具备实施的可能性,在当时确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中国人在穿越小说中选择穿越到宋朝也不愿穿越到同时代的欧洲。清朝末年,人们已经意识到亲亲相隐作为社会规范存在着的矛盾,例如为了亲人而剥夺或侵害了另一个陌生人与其亲人的联系,这似乎合理又不合理。面对这一矛盾,孔子其实早已提出了缓解的方法——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逻辑上,这种方法——推恩推不到陌生人身上,而古代因为生活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之中,也不需要考虑陌生人。似乎在新时代,儒家的传统道德丧失了活力。但是网络世界的崛起使陌生人联系在了一起。网络世界如今真实与虚拟的界限渐渐模糊,人们习惯用家人来称呼互联网上的陌生人,这是不是意味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亲原则将不仅仅只局限于“熟悉”的人。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2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