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五、仁的价值 [复制链接]

1#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表示人的一种最高道德品质。
孔子的"仁"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仁”是指人所具有的善良、正直、诚实、质朴的品质。
对应当代:社会人人互助的良好氛围。如汶川大地震中,洪水中人们高举婴儿,至死双手都没有放下,希望她能获得救援。
第二层含义,“仁”是指人在社会人际关系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准则和由此表现出来的优秀道德品质。孔子认为,“仁”所要求的人际基本原则就是“忠恕”之道。关于“忠恕”的具体内容,所谓“恕”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忠”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一个人自己所不愿意做的,就不应强迫别人去做,进而在完成自己的事业时应该想到别人也欲如此,因而帮助别人也达成其事业。总之,在与他人发生社会交往时,自己应本着理解、体谅、尊重的心理去对待他人,从而在立己时不至于损人而是立人;在达己时不至于损人而是达人,这就是“忠恕”精神。
对应当代:国家间的友好互助,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层含义,“仁”表示一种最高的社会品质。“仁”既是人类本性中善良、正直、质朴的素质,又是人们以“爱”和“忠恕”为本而表现出来的孝悌、恭敬、忠信等一系列行为品德,同时,孔子认为,“仁”还是一种最高的社会品质。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说明“仁”最高品质的是一种克制自我,主动顺应社会的行为。这就要求人们主动自觉地做到将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契合于社会规范,从而把个人融入到社会整体中去。
对应当代:社会犯罪率降低等等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2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