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礼的原则
古训有:无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应该有个做事的原则和规则。法律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道德也在无形中体现。而礼也自有一套准则。礼的原则:真诚,简易,克己,适度,和谐。真诚主要表现在:对忧人勿了,对哭人勿笑,对失意人勿矜。即,不要对着忧伤的人表现出快乐,不要对痛苦的人大笑,不要对失意的人夸耀自己。简单,重视简易的礼仪,太多太杂,就变成了繁文缛节。人们难于遵从,或者被迫遵从,久而久之,也久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克己,要以约束自己的行为来做表率。从自己做起。适度,主要表现在,礼者中也,过则为伪不可谓之礼。所谓礼,就是恰到好处,过头了就成了虚伪而不再是礼。和谐更是礼的最终目的。
要想有个和谐的社会就要有礼,讲礼,懂礼,知礼,只有这样才能尊重别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才可以体现出“和谐社会”的理念。礼要真诚,要适度,也要简易,更要和谐。
在我们的周围,好多人都自行其事,不管别人,其实着也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别人安静的看书,你却在大吵大闹,有的人甚至撞到人都没有一句道歉的话语,更有甚者还要骂人,这些都违背礼的原则。想要有个和谐的社会就要从自己做起,要以礼带人。
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具体表现可以归纳为“信”、“义”、“诚”三个方面。“信”、“义”、“诚”就是儒家的根本伦理原则。
社会是人类组成的,儒家所阐述的“仁、义、礼、智、信”五常,揭示了人类社会正确的价值观念。
仁:行事处世,必怀人类所共有良知,爱国爱民,乐善好施,济贫扶危;
义:求才获利,必行事光明,符合正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礼:敬谨谦和,提供周到的服务;
秉承五常的同时,加强自身慎独廉洁,勤劳朴素的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