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再西安召开了以“”和谐世界,以道相通“为主题的国际道德经论坛。和谐”的核心内容是:和谐社会我的责任,和谐企业我的责任,和谐家庭我的责任,和谐身心我的责任——和谐就在生活中。这四种和谐,指出了我们学用《道德经》的四个方向,后三个和谐也是属于“和谐社会”的范畴。1、“和”是自然大道的法则。常言道,遇事“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国和百业旺”。可见,“和”是治家之本、治国之纲。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和”依旧占据重要地位。“和”是中华文化的本原,北京故宫有几个殿是以“和”字命名的,如太和殿等;皇家公园叫颐和园;我国国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有一个“和”字。就连奥运会火炬在北京传递路线都走一个“和”字形。当火炬从北京传向全国,传向世界时,深深地把中国人民关于“和”的祝福传向全国、传向全世界,愿国家和谐,愿世界和谐!2、和谐社会是共产党的目标老子希望人类有一个和谐的社会,也就是“大道行世,天下为公”的社会模式。中国共产党诞生时,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党章确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和谐社会的最理想状态。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大会上,习主席说:“在这里,我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3、和平共处原则来自《道德经》。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一章中提出:“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帮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我国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正是根据此为理论基础的。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4、“三宝”是和谐社会的宝。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是老子和谐社会观的根本大法 (也是为人、处世、从政、治国、建功、立业、成才等根本大法)。有如此三宝,中国必定会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