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复制链接]

1#

“仁”从字的结构上来说就是两个人,其本身就是关系概念。儒家仁爱伦理涉及的关系主要是家庭,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具体包括君臣、父子、夫妻、朋友等。但同时也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物欲”“爱物”等飙到就是这个意思。儒家伦理是建立在人的社会性的自觉上,物以类聚,人与群分就是其思想的集中体现。
儒家强调“仁者爱人”,爱人”的具体内容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尊重、同情、体贴、关心、帮助他 人,以爱己之心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对于在位者来说, “爱人”就是“爱民”
儒家仁爱虽然主张爱人类,但在实施爱的程序上是“等差之爱”,由近及远,由亲及疏。《孟子·尽心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把爱的实施分为三大阶段,即亲亲、仁民、爱物。朱熹解释说:“仁如水之源,孝弟是水流底第一坎,仁民是第二坎,爱物则第三坎也。”(《朱子语类·卷二十》)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5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