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八、践行仁道 [复制链接]

1#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具有四种基本的道德能力:一是恻隐之心;二是羞恶之心;三是辞让之心;四是是非之心。这四种道德能力,构成了人的道德品格和道德人格。孔子也把仁的基本内容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仁者,人也”,即爱人,即同情、体贴、关爱他人。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三是“虽千万人吾往矣”,即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四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即爱好自然,热爱生活。这四方面的内容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就能成为一个善良、诚实、有正义感的人。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0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在《论语》中,孔子反复强调“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也就是说,君子应该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去指责他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仁由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就是一个人要想治理好国家和社会,必须先修身养德;同样,一个人想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存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成就事业,必须从自身做起。只有自身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成其道”。
TOP
3#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给了我们所有人平等的机会,让我们有了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的舞台。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因此,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句话,在努力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优秀的中国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一个有“仁”之心的人,以仁爱之心待人,在为人处世中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TOP
4#

从哲学的角度看,“仁”是人的存在方式和价值实现的最高境界。儒家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追求“仁”,否则,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人。“仁”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崇高的价值。“仁者爱人”就是一种爱别人的精神境界。在儒家看来,只有拥有仁爱之心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儒家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仁是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当一个人拥有了仁爱之心,他就会以仁爱之心来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自身人格完善、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总之,仁既是人之为人的道德本性和根本原则,又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仁既是道德原则,又是道德修养的目标。
TOP
5#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具有四种基本的道德能力:一是恻隐之心;二是羞恶之心;三是辞让之心;四是是非之心。这四种道德能力,构成了人的道德品格和道德人格。孔子也把仁的基本内容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仁者,人也”,即爱人,即同情、体贴、关爱他人。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三是“虽千万人吾往矣”,即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四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即爱好自然,热爱生活。这四方面的内容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就能成为一个善良、诚实、有正义感的人。
TOP
6#

在《论语》中,孔子反复强调“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也就是说,君子应该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去指责他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仁由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就是一个人要想治理好国家和社会,必须先修身养德;同样,一个人想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存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成就事业,必须从自身做起。只有自身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成其道”。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