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八、践行仁道 [复制链接]

1#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极力推崇法治,但是同样他们也没有忽略仁义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他在《韩非子·五蠹》中写到“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仁义要符合时代形式,尧、舜、鯀、禹、汤、武时期的统治虽然受到当时以及后代人的赞美,但不一定适合如今的朝代。因此作为人君要勤于思考,善于借鉴忠臣的进谏,最终施行适合自己国家的政策,不要“守株待兔”,否则最终会一无所有。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0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事在人为,以仁为本,我们要追求仁义。“名可名”落到实处是“道可道”,现代社会的“仁义道德”宣传倡导是定向,但定位是落实,有名也有道,要有名符其实,切实可行的道。落道实处,道的设计与实践,要有以仁为本的核心引力,要有扎实的力道,力道不力就是逆道,离心离德生废弃,甚至背离大道废有仁义的根本规律,废弃仁义玩个新花样,用礼仪,理由等替代仁义,到处漂浮着垃圾,废墟与虚妄,而变废为宝,废物利用,把准切机,则离散是连续之鸡,以仁临下,致大活如烹鸡汤!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