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理念,其含义是言出于心,内尽其心,存心居中,正直不偏,被视为天下大公之道,为政之本,还被视为个人修身之要。
《忠经》曰:“夫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而能知,则国政举;忠而能勇,则国难清。故虽有其能,必由忠而成也。”可以说,“忠”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处理自己与家庭、社会、国家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人与国家、社会之间建立密切联系的精神自觉。这一思想数千年来激励着广大志士仁人,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前进。
所以,在传统意义上,“忠”主要体现为个人主体的自我要求,展现了对人、对事真诚无私、竭心尽力、忠于职守,兴利于民、献身国家等精神品质,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行为规范,与孝一样发端于人内心的仁,是一种行为自觉。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时期,,“忠”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臣事君”的关系准则,概念范围被缩小,被简单的理解为“忠君”,甚至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稳定统治的目的,但影响了社会发展的前进步伐。
忠”的现代意义是指在民主法治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基于普遍认同的道义或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其共同体及其责任的认同和担当,如忠诚祖国(爱国)、忠于职责(敬业)、忠守承诺(诚信),忠心待人(友善)等,现代意义的“忠”实际上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道德要求,体现了利国利民利公的内容。所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顺应时代的脚步,在新时代新环境新需求中去进一步理解、诠释“忠”的本质含义,引导无数中华儿女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铁肩担道义”,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