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将寒食节的第二天定为清明节。传统孝道主张清明节上坟祭祀,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重要习俗之一, 属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组成部分, 历来被炎黄子孙高度重视,表达生者对已逝亲人的思念。
孔子指出:“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现在还抱有孩子一定要待在父母近旁的思想,这种做法连孔子都不同意。有的人为了方便,一知半解,常常喜欢断章取义,这句话还有下半句“游必有方”,整句的原文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
对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如果子女出远门而又没有一定的去处,那么父母的牵挂之情势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重点是对父母尽责。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古代提倡“好男儿志在四方”,修、齐、治、平的儒家社会理想的实现,务必走出家门,不能永远在家。当今社会的流动性,更是非常强,即使一般的老百姓也要经常外出打工,往往通过手机、微信等与家中父老联系,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很大,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与孔子提倡的人生观也是不矛盾的。“作为子女常回家看看, 常打电话问问, 可以消除老年人心情抑郁、惆怅孤寞、心理失落、自悲自怜等情绪, 使‘空巢’不常空, 这也是子女应尽的精神赡养义务。精神赡养对有些老人来说, 比物质供养更为重要。”[[]]游子永远是父母的牵挂,“我们也许会经常在街头巷尾看见满头白发的父亲或母亲拄着拐杖眺望远方, 无疑他们在等待自己的亲人归来。当你看到这一幕时, 你就会感觉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的意义了。”
长期以来,每到清明这一天,我们总会去墓园扫墓,但无论传递了多少敬意与思念,逝去的亲人已不能复生。莫要“子欲孝而亲不在”,不要只一味的寻求心理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