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最基础的品质,中国的孝道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夏、商、周三代,孝亲之心表现为传统宗教中的祖先崇拜观念,发挥着维系宗族团结的作用,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孝道从一种虔诚的宗教伦理变为对生活反思的人生哲学;秦汉之后,封建统治者实行“以孝治天下”的政策,使之成为一种国家政治哲学;在现代的公民社会中,孝道则主要体现在对父母的赡养和关怀。
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修齐治平”是君子实现自身抱负的顺序,第一步修身则是养心,养心则需心无愧疚,需要做到对事认真负责,对人真诚以待,尤其是对待生养自己的父母,更应关怀倍切。孟子对孝道做出了自己的解释,“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幸也;好财货,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礼记·曲礼上》)“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生为人子,应该多考虑父母的感受,特别是年迈的老人,不应该让其为自己而担心,作为子女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而让父母担心受苦都是不孝的表现。在秦汉时期,孝道则是考察官员品行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一个人连爱护自己的父母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做到去爱护其他的人呢?又怎么称得上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呢?
孝敬父母的情绪随着自己年龄阅历的增长而沉淀的愈加浓烈,特别是夜深人静,独自躺在床上之时这种感情来的尤其猛烈,似乎时间过得极快,一眨眼十几年就过去了,回首孩童的时光,往事总是历历在目,会心一笑的同时却又在心底不可抑制的升起一种焦虑:如果再过一眨眼的时间,自己再躺在床上回首的时候,是不是父母已经不在了,想到他们为自己辛苦付出的大半辈子,都未曾好好的休息过,直到如今自己已经成人,却依然让他们操心不已,愧疚之情油然而生,好好孝敬他们,表面上顺从他们,甚至是用善意的谎言敷衍他们,让他们高兴一会,便已是最大的满足。记得小时候每次放暑假带着妹妹一起去父母所在的外地打工摆摊,每天都是营业到凌晨才能下班收摊回家,每天吃饭也都是尽量吃便宜的,只有和父母一起工作,其中的辛苦才会更有体会,一刻也不敢停止的去工作,才能在大城市中有自己的一份立足之地,明白赚钱的辛苦,在生活中花钱的方方面面,父母也是极尽简朴,如尽量租房租低一点的房子,节省更多的资金;衣服都是廉价而实用的样式,丝毫不顾忌外人的评论之语;而饮食上的奢侈更是未曾有过,每天都是以方便为主,简单的做几个家常菜度日即可;父母所做之事也只不过仅仅是向多存一点钱,为了子女能生活的更好一点,对待自己条件苛刻,对待子女的我们却是有求必应,似乎看到我们的快乐,就是作为父母的他们最大的快乐。每次回想到父母的付出,对自己在大学期间荒废学业,偶然的虚荣消费都感到内心自责,为自己的不懂事而痛心疾首。庆幸的是,在这个年龄已渐渐明白父母的不易,开始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空余时间也会努力去工作赚钱,会根据父母的需要购买一些他们所不舍得的物品去孝敬他们。
自从改革开放年以来,现代化的进展和社会体制的迅速变革,人们的收入都有所提升,但各行各业工作者所面临的要求、竞争、管理都与计划经济体制时大不一样,生活压力都比以往更大,加班现象在竞争激烈的企业之间已逐渐常态化,人们自己的自由时间又被极大压缩,对于外出务工的工作人员来说,回家已是一种渴望,一边是父母和子女的抚养费,一边是微薄的收入,为了这些收入,我们往往不得不放弃回家的机会,久而久之,每年的春节就是我们中国人内心归家的一种期盼,每一年的春运都会使得火车票一票难求,火车站的广场上也总是站满了拎着大包小包吃着泡面的务工人群,似乎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了中国人过年回家与父母子女团聚的决心,这也是埋藏于中国人心里的那份对家的依恋,归家看望年迈父母的孝道。
孔子认为,亲亲之爱是为人之本,是人性的基础,亲亲之爱在于孝悌,虽然每个人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对父母的爱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显示出来,但这种爱是基本的人性,也是作为一个人基本的道德准则。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对孝的理解会逐渐加深,从不懂到爱的深刻,会慢慢明白至亲对于我们人生的意义。如果不能爱父母,又何谈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