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1#

仁的最终来源是“生”。孟子将仁定义为恻隐之心,但如果我们要追问:人为什么会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的来源是什么?恻隐之心为什么会指引我们救人而不是杀人呢?那么,“生养”就一定会成为仁的根本来源和原则。中国哲学自古以来都很强调“生”,理学所讲宇宙万物的天理就是“生生之理”,这在社会伦理中也体现为对生殖繁衍的重视。在达尔文之后,中外许多学者认为生存、繁衍是人的根本原则,这相较于“生生之理”来说,其实省略掉了很多关键性的东西,是一个更狭隘的原则。但尽管如此,这一根本原则能够为许多哲学家、科学家所支持,也能说明“生”的重要性。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0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